看加拿大教育的公平与不公
发表于 : 2013-08-09 0:50
近日两会在讨论教育公平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相信谁都关注,谁都期待有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因女儿在加拿大上小学,且把我所了解到的加拿大的教育公平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
以温哥华为例,最公平的一面应该说是学校资源配置的统一化。参观过一些公立小学,也看到过博友文中对其他学校的介绍,感觉各个学校的风格都差不多,甚至觉得和美国区别都不大。比如学校的整体布局(包括体育馆、图书馆、音乐教室、医务室等的设置)、教室内的硬件设施、户外球场/操场的配置等等,基本都是同一类型,没有很大的差别。据说教师的收入也是基本一样的,学校对学生的服务以及教学理念等软的方面,也都大同小异。
当然,学校的排名还是有的,这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区别,也是很多家长选学校的依据。
而从学生入学机会来看,只要是在学区管辖范围内,不管你是买房还是租房,也不管你住了多久,只要有能证明你目前地址的文件(比如最近两个月寄给这个地址的有你名字的各种信件:银行对账单、电视水电互联网的账单、政府机构寄给你的信)或者租赁合同,就可以申请进入该小学。有的区只有一所小学,那这所学校必须接收本区的孩子。有的区有不只一所学校,但是即使是排名最好的小学,程序上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区别在于,你有权利进入,但是你要排队等候,有些一等就要好几年!同样,跨区上学也是可以的,只要在本区学校注册,然后请学校开一个同意你到外区去上学的函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外区学校还有名额。
从学生升学看,普通公立中学同样是划片入学。但是对于中学排名,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前些天和一位白人家长聊天,他还说,他大女儿6年级了,觉得划片的学校不大好,所以想去读私立学校。他说他们夫妇小时候也读过一段时间的私立学校。这也体现了教育公平之外的不公平:没钱的穷人一样上不了私校。
当然没钱的人如果孩子很出色,可以选择公立学校的 minischool。这种 minischool 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实验班,需要在学生中选拔产生,但绝对不收费。设 minischool 的中学不多,一个中学只有一个班,30 人,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据朋友的孩子考试之后讲: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书面考试作为初试,但是原则上招生是要6年级/7年级各科成绩在 B 以上,初试合格后各学校自行选拔进行面试。据说有的学校 400 多人报名,选 100 人面试,最后录取 30 人。
加拿大教育之所以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公平,我认为主要是高税收的结果。加拿大税收很高,然后再把钱投放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再统一进行投资和建设,这就确保了公立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也因为高税收,可以做到高福利以及好的社会保障,大家对生活没有大的担忧,因此更安于现状,其结果也导致教育更加公平 - 不择校或少择校的结果本身也使学校的水平差异不大。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的录取标准问题。不凭高考成绩一刀切,更不会按地区分配名额,所有名校完全自主招生并且有自己的录取标准,这本身就使得地区的差异不大。就象前面的 minischool 的录取一样,成绩通过后仅仅是入围,还要再通过面试或者各种申请材料淘汰 70% 左右,而这些则考察的范围非常广泛:做义工的经历、各种特长、性格、综合素质等,同时也考虑学生的多样性(一般高校认为学生种族、社会背景等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最终确定录取与否。这使得高考移民变得没有意义了,因为偏远地区虽然可能教育水平低一些,但是考试成绩只占1/3,而且高校招生时已经考虑了这样的因素,甚至可能因为学生背景多样性的考虑有优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家长的支持,家长组织的各种募捐和义工等,也让各个学校趋于平均。
而加拿大的好的公立学校之所以不像国内那样门槛过高,我觉得主要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因为人力资源分布及其他的原因,使得蓝领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和白领知识分子的差别不大,甚至高于白领阶层。这有点像我们国家几十年前的状况:脑体倒挂,只不过这里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不像我们的脑体倒挂时代普遍都很低。这就是人们说的中国农民如果移民到加拿大,那绝对是到了天堂,我们自己也确实见识到了这里蓝领阶层的幸福。也早有人说了,在加拿大,住一个街区的人,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也大概是这个原因!而有了这样的基本保障之后,人们对于靠升学求出路的需求也不那么明显。所以有些白人妈妈就说,我儿子将来能开公交车就很好,待遇好,也不辛苦,有保障(不会失业)。出于这样的“理想”,自然也不需要打破脑袋把孩子往名校送了。
当然,对于那些高收入阶层,比如医生、律师以及企业家等职业的人,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当然不会仅仅是做个公交车司机。所以,这个阶层的人基本上孩子从小就上私校。而私校的紧张程度,和公立学校的放养就有很大差别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国内名校孩子的压力有的一比。
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你想上什么样的学校完全取决于你最终想要通过这个学校实现什么目的。而在加拿大上好大学,不是所有学生的目的。可能因为文化传统的因素,在加拿大的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在择校的问题上更加重视。目前温哥华排名靠前的学校,亚裔比例极高。而有些大学因为要平衡种族的差异性,所以录取的时候同样的条件亚裔得到的机会会更少,以确保其他族裔的比例。这种做法,对亚裔是不公平的,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平衡又是有好处的。
——转自少儿英语资深专家,畅销书《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作者安妮鲜花博客
以温哥华为例,最公平的一面应该说是学校资源配置的统一化。参观过一些公立小学,也看到过博友文中对其他学校的介绍,感觉各个学校的风格都差不多,甚至觉得和美国区别都不大。比如学校的整体布局(包括体育馆、图书馆、音乐教室、医务室等的设置)、教室内的硬件设施、户外球场/操场的配置等等,基本都是同一类型,没有很大的差别。据说教师的收入也是基本一样的,学校对学生的服务以及教学理念等软的方面,也都大同小异。
当然,学校的排名还是有的,这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区别,也是很多家长选学校的依据。
而从学生入学机会来看,只要是在学区管辖范围内,不管你是买房还是租房,也不管你住了多久,只要有能证明你目前地址的文件(比如最近两个月寄给这个地址的有你名字的各种信件:银行对账单、电视水电互联网的账单、政府机构寄给你的信)或者租赁合同,就可以申请进入该小学。有的区只有一所小学,那这所学校必须接收本区的孩子。有的区有不只一所学校,但是即使是排名最好的小学,程序上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区别在于,你有权利进入,但是你要排队等候,有些一等就要好几年!同样,跨区上学也是可以的,只要在本区学校注册,然后请学校开一个同意你到外区去上学的函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外区学校还有名额。
从学生升学看,普通公立中学同样是划片入学。但是对于中学排名,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前些天和一位白人家长聊天,他还说,他大女儿6年级了,觉得划片的学校不大好,所以想去读私立学校。他说他们夫妇小时候也读过一段时间的私立学校。这也体现了教育公平之外的不公平:没钱的穷人一样上不了私校。
当然没钱的人如果孩子很出色,可以选择公立学校的 minischool。这种 minischool 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实验班,需要在学生中选拔产生,但绝对不收费。设 minischool 的中学不多,一个中学只有一个班,30 人,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据朋友的孩子考试之后讲: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书面考试作为初试,但是原则上招生是要6年级/7年级各科成绩在 B 以上,初试合格后各学校自行选拔进行面试。据说有的学校 400 多人报名,选 100 人面试,最后录取 30 人。
加拿大教育之所以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公平,我认为主要是高税收的结果。加拿大税收很高,然后再把钱投放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再统一进行投资和建设,这就确保了公立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也因为高税收,可以做到高福利以及好的社会保障,大家对生活没有大的担忧,因此更安于现状,其结果也导致教育更加公平 - 不择校或少择校的结果本身也使学校的水平差异不大。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的录取标准问题。不凭高考成绩一刀切,更不会按地区分配名额,所有名校完全自主招生并且有自己的录取标准,这本身就使得地区的差异不大。就象前面的 minischool 的录取一样,成绩通过后仅仅是入围,还要再通过面试或者各种申请材料淘汰 70% 左右,而这些则考察的范围非常广泛:做义工的经历、各种特长、性格、综合素质等,同时也考虑学生的多样性(一般高校认为学生种族、社会背景等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最终确定录取与否。这使得高考移民变得没有意义了,因为偏远地区虽然可能教育水平低一些,但是考试成绩只占1/3,而且高校招生时已经考虑了这样的因素,甚至可能因为学生背景多样性的考虑有优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家长的支持,家长组织的各种募捐和义工等,也让各个学校趋于平均。
而加拿大的好的公立学校之所以不像国内那样门槛过高,我觉得主要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因为人力资源分布及其他的原因,使得蓝领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和白领知识分子的差别不大,甚至高于白领阶层。这有点像我们国家几十年前的状况:脑体倒挂,只不过这里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不像我们的脑体倒挂时代普遍都很低。这就是人们说的中国农民如果移民到加拿大,那绝对是到了天堂,我们自己也确实见识到了这里蓝领阶层的幸福。也早有人说了,在加拿大,住一个街区的人,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也大概是这个原因!而有了这样的基本保障之后,人们对于靠升学求出路的需求也不那么明显。所以有些白人妈妈就说,我儿子将来能开公交车就很好,待遇好,也不辛苦,有保障(不会失业)。出于这样的“理想”,自然也不需要打破脑袋把孩子往名校送了。
当然,对于那些高收入阶层,比如医生、律师以及企业家等职业的人,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当然不会仅仅是做个公交车司机。所以,这个阶层的人基本上孩子从小就上私校。而私校的紧张程度,和公立学校的放养就有很大差别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国内名校孩子的压力有的一比。
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你想上什么样的学校完全取决于你最终想要通过这个学校实现什么目的。而在加拿大上好大学,不是所有学生的目的。可能因为文化传统的因素,在加拿大的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在择校的问题上更加重视。目前温哥华排名靠前的学校,亚裔比例极高。而有些大学因为要平衡种族的差异性,所以录取的时候同样的条件亚裔得到的机会会更少,以确保其他族裔的比例。这种做法,对亚裔是不公平的,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平衡又是有好处的。
——转自少儿英语资深专家,畅销书《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作者安妮鲜花博客